新城小学南校区举行“离学生最近的课堂教学”研训活动

10月11日下午,新城小学南校区全体教师齐聚一堂,举行离学生最近的课堂教学集体学习。

学校特聘专家姜正川老师进行了专题讲座。姜老师在讲座中指出:2017年6月,中国教育报以“办离学生最近的学校----一所新优质学校的创生”为题,对学校的办学特色作了报道。

老师们在工作中教育特别认真,工作特别负责,对学生特别有爱心,特别有教育工作者的奉献精神。在学校里,穿行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,教师们的精神特别专注。

教师们正在践行一种教育思想。这种教育思想是:办离学生最近的学校,上离学生最近的课。具体地说,就是爱心教育零距离,短平快。哪里有学生的需要,教师就出现在哪里。学生在南校,受到的是教师的大爱和最好的教育。

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,课堂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,已成为人们的共识。课堂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,我们可以理解为,教师要贴近学生的实际,教师要上离学生最近的课。课堂教育以学习者为中心,在课堂上,必然表现为教师应当充分地让学生自我建构所学的知识,即学生自我学习,自我认知,自我理解。立德树人,培养学生的素养,一直以来是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。新城小学南校区逐步形成了“素养课堂,自我建构,离生最近”的课堂教育特色。

在素养课堂,自我建构,离生最近的课堂教育实践中,我们认识到,提升素养是课堂教育的根本,自我建构是课堂教育的生命,上离学生最近的课,是素养教育,自我建构和课堂教育科学高效的保证。这种教育既重视结果,更突出过程,是素养教育,生命教育,生本教育,科学教育,情感教育的综合。学习如树,根深叶茂。教师上离学生最近的课,学生建立在素养基础上获得的知识,学生通过自我建构获得的知识,是一种有根的有生命的学习,学生的学习之树会越来越高大,越来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。

讲座后,全体教师进行了热烈的研讨。侯俊东校长主持了本次活动,侯俊东校长在研讨中指出:课堂教学离学生的生活最近,课堂教学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最近,课堂教学离学生的认知特点最近;课堂教学离各种不同学生的需要最近。教师上离学生最近的课,要践行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。通过组织交流讨论的学研活动,让学生之间研究知识的学习,让学生之间研究探索建构所学的知识,让学生获得离自己最近的信息交流与及时帮助。

办离学生最近的学校,我们一直在前行的路上!

校园快讯